我們常說,「牌品見人品」、「酒後見酒品」,而開車時,其實往往是最容易暴露一個人真實性格的時候!專業諮商心理師林萃芬在著作 《從習慣洞察人心》,特別分享了透過開車習慣觀察一個人,不僅能看出他的控制感、情緒調節、對風險的態度,甚至能連結到潛意識中深藏的焦慮與信念。這次特別節錄書中提及的10大最常見的開車習慣背後反映的真實性格,下回搭乘朋友、同事或曖昧對象的車時,不妨可以多多觀察,也許會看到平常看不見的一面!
常見開車類型1
路怒族
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p/C5ScKuWBf2k
source:sbsdrama.official@IG
我們一定都看過這類的新聞事件,有人可能只是被按了一下喇叭,竟然攔車怒罵,甚至砸車洩憤。當情緒一觸即發、動輒爆走的駕駛人,被稱為「路怒族」,這類人可能把車視為自己的私有領域,當感受到「領土被侵犯」時,就會以激烈方式反應。有些則是生活中長期積壓情緒,忍受力下降,脾氣變得比平常容易爆發,任何風吹草動都可能引爆他們的不滿。
「路怒族」之所以一點小事就爆怒,不是單純脾氣壞,而是他們早已積壓過多情緒,導致整體忍受力下降,小事就能引爆情緒。甚至有研究發現,氣溫越高、濕度越重,暴力傾向越高,也難怪夏日路怒事件特別多見。而若駕駛者正好處於躁鬱症的躁期,更容易失控而不自覺,成為馬路上的隱性風險。
常見開車類型2
一開車就變臉
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p/DHSpL5aOwA0
source:tvn_drama@IG
有些人平常看起來文質彬彬,但只要車窗一關、油門一踩,三字經就脫口而出,等紅燈罵、找不到停車位也罵,這種一進車內就成「情緒炸彈」的類型,林萃芬分析他們屬於焦慮、壓力與挫折感的無意識洩露。
人在開車時無法控制環境,又受限於封閉空間與時間壓力,容易把無處釋放的情緒轉為辱罵、怨言。研究也指出,噪音是引發侵略行為的高危因素之一,音量太大也可能成為壓力導火線。
常見開車類型3
一秒切換人格
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p/DIN-VQzCEqm
source:tvn_drama@IG
有一類駕駛,只要一開車上路,就會變身成政論家,對政府、交通、社會亂象無所不談,聲音洪亮宛如在主持節目。這類型的人,常藉由駕駛過程中「獨佔話語權」的優勢,發洩日常生活中被壓抑的發聲需求。
若這類人本身又對社會不公或現實挫折感受強烈,就容易在駕駛過程中口若懸河、情緒過載。他們在車內所說的不只是對世界的批判,更是一種對自我價值感的補償性宣洩。
常見開車類型4
性別歧視藏不住
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p/DFJhRNJp8Ax
source:sbsdrama.official@IG
某些駕駛一看到倒車緩慢,就會立刻下判斷:「這一定是女人開的!」林萃芬指出,這類性別刻板印象其實源於深層偏見,當駕駛行為被過度簡化為性別表現,就可能演變成駕駛歧視。
在這些人眼中,女性似乎「不該上路」,最好待在家。這樣的話語與態度,不只暴露了個人價值觀,也在無形中構成對性別平權的阻礙。
常見開車類型5
愛緊急煞車、頻繁變線
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p/CtFucpirHUH
source:sbsdrama.official@IG
開車動不動急煞、橫衝直撞、猛變車道的人,不見得是開快車技術差,而可能是情緒不穩、衝動控制能力較弱。他們常因為想「搶時間」「求效率」而違規,反而讓旅程更慢、更危險。林萃芬指出,這類駕駛通常生活中也較缺乏耐性,容易被小事激怒,也不擅長處理突發狀況。
常見開車類型6
走錯路也不回頭
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p/Czr_SwKNHnW
source:sbsdrama.official@IG
有些人走錯路不願掉頭,即使明知錯了也堅持開下去。他們的核心心理是「我不能輸」,承認錯誤會讓他們感到自尊受損。這種人在人際互動中也常不接受建議、拒絕被糾正,他們不是不懂自己錯了,而是不願承認,因為那會讓他們感覺自己整個人都被否定了。
常見開車類型7
在車內的喃喃自語
長期獨自開車的人,有時會養成自言自語的習慣,甚至旁若無人地講話、唱歌、練聲音。這種行為可能反映孤獨感,也可能是一種自戀性格的展現。
常見開車類型8
只走走過的路
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p/C_t9PlEhL28
source:sbsdrama.official@IG
有些人只開熟悉的路線,對新路徑敬而遠之,哪怕有導航、有朋友帶路,他們還是選擇繞遠路,也不願嘗試。這反映了人格中的保守性與對變動的不安。他們在人生決策上也往往傾向維持現狀,缺乏探索動力。
常見開車類型9
烏龜型駕駛
有些人開車像慢動作播放,不是因為技術差,而是天性謹慎、重視安全。這類人處世態度通常也偏保守,寧可慢一步,也不要出事。他們在人際關係中傾向穩紮穩打、不急不躁,即便看起來不夠有效率,卻是長期值得信賴的夥伴。
常見開車類型10
愛車勝過一切
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p/CrHqoLxpeZd
source:sbsdrama.official@IG
對某些人來說,車不只是代步工具,而是自我延伸。他們會為車打蠟、上蠟、訂定搭車規矩,不讓人在車內吃東西、不讓腳踩錯位置。林萃芬指出,這是一種物化依附關係。車成為他們可掌控的世界,也成為他們表達控制、潔癖、甚至自尊的載體。